关灯
护眼
字体:

八十六、诸事顺遂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nbsp;只需要稍微花一些功夫,搞清楚那些人是武谊的亲信,把这些人统统换掉,武谊在秦州的势力便会彻底瓦解。

    有宋一朝对武将的防备也不是全无用处,至少此刻方便了邵隆迅速掌控局面。

    秦州人经历过几次易帜,对这种混乱的局面早已司空见惯。

    只需要近几天安生地在家里待着,等新的知州坐稳了位置,便会一切照旧。

    事情顺利地远远超出了邵隆的预料,他却丝毫不敢懈怠。

    刚刚稳定住局势,邵隆便马不停蹄地开始整修防御工事,顺带着派除了两拨使者,分别去西辽与西夏试试水。

    万一李申之的想法有用呢?

    邵隆只是单纯地觉得,拿了李申之那么多的金子,不按照李申之的想法去试一试,良心上有点过意不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再说李申之这边,一路上领着好几万男女老少,另外还赶着十几万头杂七杂八的牲口,浩浩荡荡地从商州东门而出,一路沿着山路朝东南方向下山,打算先走到南阳,然后再东去应天府。

    从商州前往应天府,有两条路可以走。

    一条是从东北出发,经过洛阳、开封,沿着黄河一路向东抵达应天府。

    另一条便是经过南阳,沿着华北平原与大别山区的交界处向东走,最终抵达应天府。

    两条路的距离差不多,其中北线基础设施更好,路网发达,稍微好走一些。

    然而南线更加接近南宋国境,相对来说安全性更高一些。

    前文说过,李申之现在面临的唯一困难,就是如何把手底下这几万人给带到应天府去。

    流民和商州居民们,他们除了在川陕有亲戚可以投奔的,剩下的人全都要跟李申之去应天府。

    那些想要投亲的人,李申之给他们准备了几天的干粮,虽不富裕,但也能保证他们不被饿死。困难时期,这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极限了。

    几万人乱糟糟地聚在一起,让李申之深深地感受到了古代当将军的不容易。

    尤其是那种随便收拢几万流民,就能攻城略地打败正规军的草莽将军,他们的历史地位应该更高一些才对。

    就李申之来说,且不说能不能拉着这几万人去打仗,光是顺顺利利地把这群人给带到应天府,都堪比地狱模式。

    好在李申之身边有不少帮手,不管是淮北土匪张牧之,还是岳家军中的背嵬军,都是带兵的好手。

    李申之只需要说出自己的大略方针,剩下的执行,就交给手下人去办。

    无意之中,李申之用上了参谋团制度。

    李申之领着本部人马走在最前面,流民们稀稀拉拉地跟在后面。

    与流民混杂行走的,是十几万的牲口,由流民里挑选出来的牧民负责招呼。

    如此庞大的队伍,首先要解决的是吃饭的问题。

    李申之随行带的粮草不多,全都聚拢在一起,随着李申之的本部人马。这些粮草暂时先留着,等到迫不得已的时候再吃。

    他们日常的饮食,是牛羊马奶。

    从商州一路走到应天府,约莫一千里路出头。单人单骑快马加鞭,不过三五天时间就能到。可带着几万流民,浩浩荡荡地走过去,恐怕得将近一个月才行。

    他们带着的粮草只够几万人三五天的消耗,必须省着点吃。

    反倒是这么多牲口,竟然成了他们流动的粮食制造机器。

    经历了几番战乱,豫南地区人烟稀少,田地荒芜,有钱都买不到粮食。

    然而满地的荒草,反倒成了牲口们的天堂。

    于是乎他们赶着十几万头牲口,一路走一路放牧,平时就喝点奶,偶尔有病死或者受伤的牲口,就杀了吃点肉。

    一路之上,流民们竟然全都补起了营养,个个红光满面。

    尤其是小孩子们,一个月时间吃得好,运动量大,竟然还窜了个子。

    唯一的副作用,就是摄入了过多的蛋白质,一路上全都在不停地放屁。

    多年以后,他们回忆起这段路程,纷纷调侃说,自己一路上是乘着风从商州飞到了应天府。

    粮草的问题解决了,安全问题也没出什么大纰漏。

    这么庞大的队伍,寻常流寇压根不敢招惹。

    倒是流民内部出了几个挑事的人,全都被李申之砍了脑袋,然后再没人敢当出头鸟。

    不愿意跟着可以不跟,想去哪里去哪里。但要是敢在队伍里面挑事,绝对零容忍。

    而金人那边,李申之早早地派人去开封报备,金人竟然真的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一路抵达应天府。

    几万流民有不少倒在了路上,他们大多是原本就有病或者有伤,坚持不住便永远地倒下,被随行的人就势埋在了路边。

    乱世之中就是这样,大家都没有办法的事。即便是李申之再有圣母心,也无法为他们多做一些什么。能保证他们没有被饿死,已经是他能尽到的最大努力了。

    每死一个人,李修缘便去诵一通经,为逝者超度。

    慢慢的,李修缘成了流民中的精神信仰,闲暇之时都爱听小和尚讲一些佛教的小故事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佛教能在中国流传如此广泛,自有其合理之处。

    抛开别的不谈,在人最苦难的时候,佛教是最适合给人以心灵解脱的一种精神信仰。

    几次三番之后,李修缘便成了流民口中的“小活佛”,其地位甚至比李申之还要高。

    再看陆游,一路之上也没闲着。

    陆游就地取材,自己找了些乱七八糟的纸,搓了麻线穿成了一个小本本,没事的时候就在上面写写画画。用了几天功夫,竟然把这几万流民纷纷登记造册,还有牲口也一个不落地全都记录在本子上。

    李申之拿过陆游的小本子看了看,没看懂,那是这个时代读书人特有的符号记录法。于是乎,李申之趁势向陆游普及了阿拉伯数字,以及现代的列表法,和加减乘除标记之法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陆游的学习能力非常地强,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,便完全掌握了这项新技能。

    简便的方法,带来的是工作效率的提高。

    在陆游每天的汇报中,李申之发现牲口的规模也在日渐缩小。

    按说一路之上田地荒芜,牧草丰盛,这十几万的牲口一路之上好吃好喝,应该规模变得更大才对。

    殊不知有那怀孕的牲口半路上流产的不少,受伤的也无法安心静养。

    不由得让李申之想到了当年霍去病对匈奴人的打击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霍去病屡次对匈奴人精准偷袭,让匈奴人只能不停地迁徙。而就在迁徙的过程中,一路的颠沛流离,让不论是匈奴人还是匈奴牲口,流产率翻倍地升高,间接导致了匈奴人口的减少,以及牲口规模的下降。

    这样的打击模式,倒是可以借鉴一下。

    不知不觉间,应天府到了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